新东方:为淘金者送食粮(上)
2012/3/22 来源: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 作者:沈志勇
在美国19世纪风行的西部淘金热中,诞生了大批的富翁;但是,100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记不住这些淘金者的名字,甚至也记不住这些淘金富翁的名字,我们记得的,反而是在淘金过程中所诞生的牛仔裤,这种为淘金者所准备的牛仔裤,成了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服装之一。
与牛仔裤的命运相似的是,中国的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发韧于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留学热中,一直高歌猛进,演绎了一场和牛仔裤同样辉煌的发展故事。而到了2006年,随着新东方的上市,随着俞敏洪被冠之以“中国最 富有的 老师”的称号,新东方已经引起了财经界及大众太多的关注。
笔者继续关注新东方,不是希望仅仅关注其有多么的成功,更多的,则是试图在这场“新东方研究热”中,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研讨新东方为什么能够成功?它成功的最核心的地方在哪?以及为什么很多与它同时代的培训机构已经销声匿迹,而只有新东方依然屹立不倒,而且愈益壮大?另外,在当下社会对传统教育大加反思的情况下,笔者试图找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怎样运营,才能取得成功?
或许,新东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新东方成功的背后:持续30多年的出国热
从新东方网站资料看,新东方的成功是惊人的、持续的、越滚越大的。
1993年11月16日 ,北京新东方学校成立。1995年底,新东方学员即告突破1.5万人次;
2000年6月1日 ,上海新东方学校注册成立。 2000年9月8日 ,广州新东方学校注册成立;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2004年美国著名投资商“老虎基金”2200多万美金注入新东方,并全面运作新东方上市计划;
2004年,新东方实现营业收入4.418亿 ;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6.433亿 ;2006年实现营业收入7.703亿;
2006年9月7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大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过新东方培训。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新东方美国存托凭证报收于20.88美元,较其发行价上涨了5.88美元,涨幅达39.2%,总市值近7.4亿美元。作为拥有新东方31.18%的股权的最大股东,俞敏洪一个交易日身价即上涨1375万美元,持股总市值超过2.2亿美元。
截止2010年10月,新东方已在全国设立了41所短期语言培训学校、5家产业机构、2所基础教育学校、2所高考复读学校、2所幼儿园以及1家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学员近1000万人次。
截止 2010年7月20日 ,新东方已接近突破每股100美元,市值37.89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里排行第四(前三名是百度、携程网和网易)……
看着这一组亮丽的数据,我们可以想见新东方17年来的成功和辉煌。于是,一个问题油然而生:新东方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因素在推动其高速发展呢?
其答案就是:中国持续30多年的出国留学热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缺失。
1、中国30年来出现了三波出国留学热潮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一共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
第一波热潮,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一大批大龄青年中出现“洋插队”热;
第二波热潮,是80年代中期,出现了考托福、GRE热,1978年恢复高考后,从八十年代的校园里产生了第一批追梦......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12-02-23新东方是如何驶向“新蓝海”的
- 2011-02-26新东方:俞敏洪从台前走入幕后
- 2008-11-01新东方的管理之道
- 2009-02-07“新东方精英英语”如何导入品牌营销?
- 2009-02-07责任营销,彰显新东方品牌新高度
- 2006-11-28新东方的品牌短板
- 2008-02-05新东方:站在恐惧末端的赛跑
- 2007-01-11新东方:教育产业化的想象力
- 2007-01-08新东方品牌:如何内外兼修?
- 2006-12-18清华毕业生进新东方须先扫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