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们成为千万富翁靠什么?
2014/11/20
传媒不是个能够致富的行业,却似乎成了绝望的行业。它的事业单位、企业运营的体制正走到尽头。这种体制让媒体的市场化逐渐扭曲,个别媒体的一些人沦为“经营”的打手——这固然与他们的选择有关,但媒体行业背后的这种管理体制脱不了干系。
传媒行业有三大“枷锁”:1.资本。外部资本无法进入,海外资本更别想。这导致媒体的产业化运作无法像网络一样推进;2.内容管制,禁令不断下发,这也不能报那也不能报。无疑会导致媒体越来越失去读者;3.经营。由于媒体均为国有事业,无法像企业那样拉开收入差距,导致优秀人才流失,许多进入互联网公司或企业立即身价倍增。没钱,没读者,没人才,纵使你天降异能,传媒该怎么做?行业有什么戏?
如果有第四点,就是割据。每个人省是独立的一摊。这样的重复建设早该抹除,像上个世纪的家电业或其他产业一样。国内早应该是一个大市场了,怎么传媒行业就这么保护落后?这种地方割据造成优不胜劣不汰,优秀者如何展开运营?
因此,优秀人才的出走早已开始,新近事件所造成的心理打击只是更加剧了一些人的绝望而已。笔者在此不想为某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辩解,只是觉得当局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传媒行业的发展,将酿大错。
传媒业绝非一个普通产业。其几百亿数额不大的产值背后,但价值巨大,如果任其萧条、萎缩,让优秀人才逃离,将致国家巨大损失。众所周知,现在我们无法回到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媒体运作体制中,国家也在国际上积极建设推广软实力,如果没有一支现代化的、懂市场运作的传媒队伍,软实力的建设将大打折扣。
一位媒体总编在企业的薪水已达上百万,但在媒体呢?一半都拿不到,更惶论互联网企业还有股票期权了!这个产业凭什么与企业和互联网竞争?
凭借过去一直坚持的理想吗?
可这样的理想没有人鼓励、支持,甚至不断用各种形式的禁令、形式打击,勇于探索者身陷囹圄,混日子者高枕无忧。理想为什么还在呢?
有些人选择了另一种“致富”——靠出售舆论监督权。这种行为需要打击,和许多权力出租者一样。只是除了打击,我们对媒体行业还需要做点什么?
许多人放弃了理想投身企业赢得社会的赞扬,许多人变成了服务公司也赚了大钱,也有人进入互联网业加速传统媒体的衰落——这时我们也没见到有关部门出来喝止。他们只关心安全,不关心媒体产业化的进展与传统媒体的命运。
阿里巴巴上市了,许多媒体人成了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如果媒体总编们的价值都需要在企业里得到呈现,将是社会的悲剧。
我不是一个有理想的媒体人,只是一个想从事自己喜欢工作的、与文字有关的人。我知道传媒产业相比很多产业十分落后,自己也一直期待用整合社会智慧力量促进他们的前进,但对大众传媒产业,不知怎的,我竟一筹莫展,生出莫名的绝望。
也许我太悲观了?!
相关文章
- 2014-08-07亿万富翁是这么炼成的
- 2014-04-17一个业务员成为千万富翁的3大机密
- 2013-09-12分享亿万富翁俱乐部一个小故事
- 2013-04-09管理故事:富翁的成功之道
- 2012-12-10令你不能成为富翁的七大原因
- 2012-10-23成为百万富翁的五个好方法
- 2012-10-22富翁,蚂蚁与领导决策智慧
- 2012-06-14亿万富翁四大苦衷
- 2012-04-1347岁时才起步创业的亿万富翁!
- 2012-04-10白手起家亿万富翁眼里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