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应具备的思维模式(中):清楚选择什么和舍弃什么
2014/6/23 作者:梁胜威
做企业也一样,首先要有目标和方向,要有目标和方向你就必定要有选择,有取舍,这个选择和取舍衡量的标准就是要符合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什么,
想做什么。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着很多诱惑。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要能科学冷静地分析诱惑,看清诱惑背后的实质,要基于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明白企业的使命是什么,明白企业到底是要什么和做什么的。
希腊有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有一名叫做塞壬的人面鸟身的海妖,飞翔在大海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塞壬的腹中餐。但是,善弹竖琴的太阳神阿波罗之子俄耳甫斯就顺利地抵抗住了塞壬的诱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用自己的琴声压倒了塞壬的歌声。言归正传,如果把企业比作行驶在茫茫大海上的航海者,把一时高利润的诱比作“听上去很美”的塞壬的歌声,那么企业能否抵挡住歌声的诱惑避免触礁之祸,抑或能否娴熟弹奏“核心能力”这把琴,压倒歌声从而顺利航行呢?
现实是,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由于使命和愿景模糊不清,战略摇摆不定,在利润的诱惑下,哪个行业有超额利润可图,就进军哪个行业。长此以往,高利润、来钱快的诱惑,极其容易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方向,更严重的是会冲击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将企业引至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主观上讲,做企业的人往往容易自我放大,以为自己一业成功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比如说做服装成功了,以为做电脑、房地产也能成功,以为没有干不了的事。从客观上讲,企业一旦有所成功,四面八方都来向你推荐项目,向你招商引资。
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谨记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培养“自我控制力”。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有着这样的“自我控制力”。前十年,阿里集团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进军房地产,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来钱快,百十来亿很容易就进了口袋。但是,当时马云清楚地认识到,搞房地产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无益处,就放弃了这一看似千载难逢而又唾手可得的机会,专心打造阿里巴巴互联网王国。试想,如果当时马云毫不犹豫地进入房地产业,并且大发了一笔,还能有今天的辉煌吗?能有过千亿的进账吗?能有一个双十一就营业350亿吗?
相关文章
- 2014-06-13得到一个极坏的加薪 我该直面老板吗?
- 2014-06-13胆小鬼老板的六种典型表现
- 2014-05-07成就大老板的九字真经
- 2014-05-09老板如何重新点燃自己的激情
- 2014-04-24一位职业经理人的自述——我的老板被刘一秒洗脑了
- 2014-04-08老板该如何放下博弈,立地成佛
- 2014-04-10老板气不是一种领导力特征
- 2014-04-07选择职业老板就选择了孤独
- 2014-03-20职场攻略:千万别跟老板争奇斗艳
- 2014-02-26员工的平衡导向与老板的超越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