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官员称中国未到刘易斯拐点 政策强调稳定
2010/9/1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薛家海
??? 人保部官员:中国远未走到“刘易斯拐点”
??? “千万不要说中国劳动力短缺,中国一年新增的上千万失业大军就能赶上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昨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表示。但是,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在同一场合建议,“不要拿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点来制定实施政策。”
??? 于法鸣认为,在中国讨论“刘易斯拐点”意义不大,中国的就业政策更多强调的是社会稳定,“中国远远没有走到标志着劳动力短缺的"刘易斯拐点".”
??? 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这一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 于法鸣指出,中国劳动力没有短缺,人口峰值在2033年预计会达到1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劳动力资源可达11亿。在他看来,目前中国只在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短缺现象。
??? 此前,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刘易斯拐点”。曾参加了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的蔡昉也持此类观点。
??? 此次论坛上,蔡昉作了主题为“中国在刘易斯转折期间面临的就业难题”的发言。根据蔡昉的研究,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中国普通劳动力已经由“全面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将对工资、物价、消费以及经济结构和宏观政策造成全面影响。
??? 早在2007年,由蔡昉发布的《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报告便指出,“中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这个数字并不准确。根据蔡昉的研究,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这与剩余比例三分之一的说法差距甚大。
??? 此外,蔡昉昨天还指出,劳动力市场上呈现了难以理解的现象:劳动力短缺与就业难现象并存,农民工就业易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以及整体就业形势向好与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现象并存等。基于此,蔡昉在谈及就业政策时表示,建议不要用劳动力供大于求来制定实施政策。
??? “经济结构转型没完成,中国未失劳动力优势”
???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沿海城市出现用工荒,并且导致以富士康为典型的大型制造企业内迁寻求竞争力。针对这种现象,有专家诊断为中国制造业正遭遇“刘易斯拐点”,剩余劳动力消失将迫使工资上涨,提高工资在收入中的占比。
??? 复旦大学教授孙立坚昨天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不同意“刘易斯拐点”的提法,并称沿海城市的用工荒则是暂时的现象,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城市化推进吸纳的劳动力还是会释放出来,何况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还没有完成。
??? 眼下的客观现实是,珠三角制造......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10-08-03温室中的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拐点期
- 2010-07-27民族冰箱产业反攻的战略拐点
- 2010-06-29华普:一个拐点的求证
- 2010-04-09家电零售业虎年开门红--兴奋的“拐点”
- 2010-04-01独之秀职业规划:四月职场成职业人发展拐点
- 2010-02-07终端成交五大拐点就差一点火候
- 2010-01-10楼市“二次拐点”前夜 谁“博傻”接最后一棒
- 2009-08-27如何把握化妆品营销的拐点?
- 2009-06-25中国探寻软件外包拐点:借鉴印度反向式增长
- 2009-07-07诺基亚帝国拐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