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员工精神·组织精神
2007/4/8 作者:杨文凯
从意识层面上来讲,“精神”所包含的要义不在于“怎么做、做什么”,而在于“为什么去做”,也就是说,精神主要解决的是原动力的问题。在这种原动力的引领之下,企业家带领企业团队去进行战略规划、业务开拓、市场发展等等。所以,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开创精神、冒险精神、拼搏精神和牺牲精神。因为有开创精神,企业家才会领导大家开拓新的市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迈向新的发展层面;因为有冒险精神,企业家才敢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拍板决定,挑战新的困难、迎接新的机遇;因为有拼搏精神,企业家才愿和大家一起不屈不挠、废寝忘食的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寻找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因为有牺牲精神,企业家才能在得当管理、有效领导的基础之上给人才以铺垫,为企业的未来思索良方……当然这些本应是职责所在,但是我们却经常发现企业的领导层不思进取、墨守成规、平庸工作,让企业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是这样的企业家不具备上述的精神,它忽视了作为企业家应该在精神的指导下形成更好的业绩。
然而,问题似乎也接踵而来。同样是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包括职业经理人在自我精神意愿良好的情况下,却无法启动企业良性运转,无法带动员工积极工作。这样的矛盾并不鲜见,其中的原因除了对行业的认同和熟悉程度、企业的机制和产权、市场的变化和扭曲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发掘和培养“员工精神”。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员工的重视一直差强人意。伴随计划经济的深入解体、市场经济的迅速形成,企业中的广大力量——普通员工似乎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工作?生活的压力、下岗的威胁、儿女的未来、自己的养老等诸多问题的纠缠,使得员工在工作中有压力但是缺乏动力。虽然物质层面的享受越来越多,但是精神的主导却日益薄弱。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没有对“信仰”——对在企业的工作没有认同感。某报纸的一项调查也许可以印证这一点:100%的中国人都想不干活白拿钱。
所以,企业中不但要重视企业家精神,更要重视员工精神。
员工精神的培养是要员工明白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地去工作。对于员工精神的整合,应该重视的是以下几个侧面:
一是勤奋。其实企业本身就是一部勤奋的历史。无论是创业的领导者还是追随者,在创业史中都扮演的是勤奋努力、不屈不挠的角色。在相对稳定的企业发展中,更是要用勤奋的精神激励自己和同仁。因为拥有勤奋精神,在工作中才会时刻努力、任劳任怨、用心思、想办法不断的提高工作水平,从工作中获得享受,并把勤奋是做自己的品质。
二是忠诚。很多人在歌颂忠诚,同样有很多的人又反感忠......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06-10-01党组织的管理功能
- 2007-04-01试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 2007-02-01组织管理串珠为链
- 2005-09-01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下)
- 2005-08-01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上)
- 2005-02-01组织遗忘管理
- 2001-05-01复杂科学与组织管理
- 2005-12-01心理契约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 2005-04-01企业组织行为与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 2003-06-01古典管理组织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