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ABC
2006/1/1 来源:化工管理 作者:闻亚梅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著名的企业不断涌现,然而另一个严酷的现实也同时存在,就是,企业在叱咤风云三五年后却往往被一两个似乎很小的“麻烦”拖垮,不可收拾。这些看似偶然的“麻烦”就是危机。我们国内企业对危机不陌生,但却失之于成功的危机管理。二十多年前海尔砸冰箱事件,可说是处理危机一个较成功的案例,但总体上我国企业应对危机的方式仍属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管理。近期的雀巢奶粉碘超标、肯德基苏丹红等事件则使我们比较直接地见识了国际大公司的危机管理。
危机是对一个组织、公司及其产品或商誉等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危机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紧迫性等特点,这是任何遭遇过危机的企业都能深切感受的。企业危机管理,就是指企业针对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为了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而采取的预防、识别、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危机,重视并正视危机,提高危机管理意识。
首先,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危机出现的时间、地点和造成的损害等虽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企业应该有危机防范意识,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的互动规律,提前研究危机可能形成的机制,梳理危机可能的发生点,并对潜在的危机诱发因素做出应对预案,要有防微杜渐的思想。
其次,高管层要重视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意识必须通过企业最高管理层主导建立,并不断巩固强化。高管层具有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不仅对职能管理机构和人员具有示范意义,而且对具体的危机处理关系重大,企业一把手能够及时出面发表声明,具有稳定公众情绪,维护企业形象的作用。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危机。对待危机不能听天由命,更不能怨天尤人,要认识到危机是可以通过管理来解决的,只要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危机可以避免,能够将损害降到最低。另外还要认识到危机中蕴含的机遇,不能一味认为危机只有负面作用,如果能恰当处理,并因势利导是可以转化为商机的,从而在危机的边缘赢得胜利。
危机管理的重点
危机种类很多,根据成因和管理措施划分,有实物危机如产品质量问题、危险品泄露、失火爆炸等;经营危机如管理人员违法乱纪、涉嫌政治事件、财税问题等;资讯危机如网络安全、违反保密协定、资料泄密失窃等;法律诉讼危机、金融风险危机、劳资矛盾危机和自然灾害危机等。当前,我国企业......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05-07-01老生常谈危机管理
- 2005-03-01危机管理“四要诀”
- 2005-02-01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 2005-02-01危机管理小窍门
- 2004-07-01麦当劳的危机管理及启示
- 2004-08-01企业危机管理马虎不得
- 2005-08-01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 2005-03-01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
- 2005-02-01学会危机管理
- 2004-10-01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