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白酒经营葡萄酒是多元化自保?还是自掘坟墓?
2013/6/18 作者:邹文武
在中国白酒市场进入寒冷期,寻找葡萄酒品类寻找温暖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这两件事的发生并非偶然,且不说这件事情本事对与错,从品类竞争角度来说,葡萄酒和白酒竞争了这么多年,一直梦想着超越白酒,其竞争关系显而易见,对于酒类消费总体规模增长不大的现在,此消彼长注定了两者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葡萄酒卖得好势必影响白酒消费。从渠道角度来说,中国白酒尤其是名酒企业,为了一点点温暖,可以放开自己的市场和渠道,任由葡萄酒品类在自己的渠道里发展,这实在让人有种引狼入室的感觉。中国白酒企业的不自信,从其经营葡萄酒事业即可看出。中国媒体的没心没肺,从大肆营造葡萄酒消费潮流来临也可见一斑。
媒体和名酒一起,打开城门迎“洋鬼子葡萄酒”,“投诚”成为了整个行业行为,那些满嘴要捍卫中国白酒产业的媒体“卫道士们”,一夜之间纷纷剪掉“中国白酒辫子”,成为了“时尚洋货”葡萄酒产品的鼓吹手。那些一直高喊扛起民族品牌旗帜说要把中国白酒推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名酒们”,不知不觉自己却早已经匍匐在“敌人”葡萄酒的脚下,要不主动打开“城门”,成为了各大葡萄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洋买办”,要么自欺欺人地开发一起所谓自主品牌的葡萄酒产品。“敌人”不非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中国酒业的传统渠道,借助“卫道士”们的嘴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借助众多名白酒企业成功进入全渠道。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当白酒堡垒中的中流砥柱都放弃防线时,中国白酒帝国的“山海关”大门也就轰然洞开,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葡萄酒潮流,将最终在众多实力名白酒“唱将”的引入下,横行无阻一路长驱,中国白酒还没有走出家门,就已经在自己的不自信中轰然倒下。又如何有自信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走出中国大门去横扫五洲呢?
不自信、不敢想、不坚持,注定了中国白酒企业和品牌无法实现国际化,注定这世世代代只能在内耗中完成兴衰荣辱的更迭。如果中国白酒大佬们对自己足够有信心,就完全不需要有葡萄酒这件保暖的小棉袄。如果中国白酒大佬们敢于去想象超越,就完全可以大胆去实现其国际化的战略。如果中国白酒大佬们足够坚持,那么自己封闭的......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13-03-31由格力电器引发的关于B2B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思考
- 2013-02-27多元化企业发展的双刃剑
- 2013-02-16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2013-02-16品类多元化,美的生VS格力死
- 2013-01-21产品创新需要多元化
- 2012-12-30多元化的“馅饼”和“陷阱”
- 2012-11-15多元化专业化新辩:家电企业的管控短板
- 2012-10-22多元化经营下的多层代理
- 2012-09-23战略转型:多元化OR专业化
- 2012-09-23中国多元化办医的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