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年终奖缩水成热门话题(下)
2009/1/2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孙冰 等
孙女士在一家国有企业财务部工作,虽然单位效益一般,但每年几千元的年终奖是“雷打不动”的。
“可别小看了这几千元,每年买年货都指望这个了。”孙女士乐呵呵地表示,她们单位不到300人,正式职工可以领到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年终奖,甚至那些常年有病或因其他原因休息在家的职工,也可领700、800元。
“在不同的国有企业,有着不同的薪酬结构和制度。企业一般是在每年春节放假的当月发放,原则上按照员工的上年表现、业绩、对公司的贡献大小按比例计算发放奖金。”一位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目前,有的国有企业普通员工与高管之间的薪酬相差高达数百倍,而国有企业年终奖顶部与底部差距也正在拉大,最低的接近2000元,最高的可达几十万元。
张先生是北京某设计研究院的一位中层领导,他告诉记者,他每年的年终奖是10万元。“虽然平时每月的工资不高,但是到年底都补回来了,跟效益好的外资企业差不了多少。国企都这样,我有个朋友在某市供电局,平时工资才两千多,一到年底,年终奖就有4万,还不加其它福利。”
当记者问其他同事的年终奖是多少时,张先生无奈地表示,“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其他同事的年终奖是多少。我们单位每个人的年终奖都是保密的,不公开,除了单位的几位领导知道外,没有人透露自己的年终奖是多少,单位规定不允许透露。”
据记者了解,在大多数公司里,年终奖和工资一样被要求严格保密,尤其是公司负责人,更对年终奖话题闪烁其词,不会作答。
行业、级别决定“红包”大小
据某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向记者透露,国有企业年终的奖金是跟一个企业的发展周期、经营业绩紧密相联的,相比而言,金融、电力、烟草等行业个人收入较高,发放的年终奖金自然也会比其他行业多。“而在同一单位,年终奖一般是按级别发放的,100元至几十万元不等。看你是什么级别,差一级,或许要差几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发放年终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奖励员工,体现的是企业对工作了一年的员工的感谢和尊重,而不仅仅是因为到了年终而发放的一笔奖励。而企业中绝大多数员工也都认可年终奖的奖励作用——年终奖对企业员工来说是一种激励和促进。
“《劳动法》中并没有强制企业必须发放年终奖的规定,一旦企业因为效益不好决定不再发放,也是合理行为。但是如果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已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年终奖数额的,那就必须按合同执行,不得取消或降低。”某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如是告诉记者。
民企年终奖:苦乐不均
在王女士看来,年终奖这件事从打自己进入现在这家民营......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08-01-01从危机管理到管理危机
- 2008-08-01“看得见”的危机管理
- 2008-12-01金融危机后的管理哲学
- 2008-09-01金融危机管理:任重而道远
- 2008-06-01企业危机管理探析
- 2008-03-01风险管理危机四伏
- 2008-03-01台湾问题与危机管理
- 2006-01-01危机管理ABC
- 2005-08-01危机不可预测,但可以管理
- 2005-07-01老生常谈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