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加强集团管控成为当务之急
2008/7/10 作者:白万纲
第一、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得益于毛利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我国船舶行业利润继续呈现爆发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1-8月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981家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55.45亿元,同比增长57.87%;实现利润总额110.49亿元,同比增长124.83%。
第二、未来几年国际造船业仍将处于高景气期
据克拉克松研究所统计,2007年1-9月份世界新船累计成交量达2993艘/17840万载重吨,已经突破去年全年创出的历史最高记录1.67亿载吨,远高于年处预期,预计2007年新船成交量将破2亿载重吨大关。
从当前国际造船形势来看,国际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航运市场持续走强,造船市场将进一步兴旺,我们预计造船行业的景气将至少持续到2010年。其中,散货船成交量大幅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造船市场兴旺势头的延续,是行业景气高峰持续的最重要支撑因素。
第三、国际船舶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势显著
我国船舶制造业无论是绝对值指标还是相对值指标都逐年提升,2006年我国新船完工量超过1452万载重吨,是2000年的近6倍,稳居世界第三位,与日、韩两大国际船舶巨擎的差距逐年缩小;占世界新船总完工量的比重也逐年提升,由2000年的5.46%上升到了2006年的19.52%,到2010年我国新船完工量将占到世界份额的25%。船舶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鉴于我国在船舶制造成本、海岸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以及船舶制造技术的明显提升,中国船舶制造占世界份额还会提升,国际船舶制造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仍将继续。
第四、产能过剩危机初显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划,到2010年,我国年造船能力达到2300万载重吨,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而国内目前在建和拟建造船项目如全部达产,2010年造船产能将达5000万载重吨以上,产能过剩危机已经显现。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造船产能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低水平造船产能的扩张,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上游钢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市场周期性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潜在风险的增加,低水平造船产能将大大减弱我国造船业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关文章
- 2008-07-05组织设计的艺术
- 2008-07-03组织扁平化的保障
- 2008-07-06是谁决定了次序?
- 2008-07-03如何说服他人?
- 2008-06-28CEO用SWOT进行战略分析的实战操作
- 2008-06-24企业人才识别(ETI)矩阵
- 2008-06-21组织变革三步曲
- 2008-06-21让组织学会思考
- 2008-06-20人性化管理四要点
- 2008-06-12中国企业基层管理面临三大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