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裁员:员工外伤,企业内伤
2006/7/19 来源:sina blog 作者:涓涓细流
核心提示:,,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裁人时,有如小李飞刀出招,手形一动,刀入鞘,不见血,人头已经落地。从我能想得起来的公司在裁人时都是如此操作,印象中的始作俑者是SINA,接着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联想FM365。现在,有了百度。
百度是一家有性格的公司,裁员或者合并业务的确都有自己的考虑。只不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罢了。大家都通行的做法不见得就都对。假如想做百年老店,性格绵软一点并没坏处。
我所知道的联想,在裁撤FM365之前,那家公司几乎从来没有让员工感到被裁撤、被抛弃。公司一般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个二部,安置那些被各个部门淘汰下来的人,使得这些人还有一个在公司内部再就业的机会。这个做法充满了80年代的气息,与老柳做事“拐大弯”的性格有关。
这个做法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坏的一面,公司难免会羁留一些确实没有上进心的、专业技能未能跟得上企业需求而进步的人,这些人活力不强,对公司的贡献已经非常有限。
好的一面,公司始终让员工感到自己没有被抛弃,公司一直都给自己机会,如果再跟不上企业的要求,走的时候,也不会对公司产生怨恨。由此保证了员工对公司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热爱和情感。也就能够产生所谓的企业文化。
员工个人与公司博弈时,始终处于劣势地位。裁人时不给员工一点机会,手起刀落,伤的是走的和没走的员工的士气。走的人,满腹怨恨,诋毁公司;没走的人每天可以做的就是把自己能找到的资料备份……
中国新一代CEO都很少讲人情了,但不能不讲义气。
闪电裁员,员工受的是外伤,企业受的是内伤。
相关文章
- 2006-07-05裁员期间的怪现象
- 2006-06-26克服裁员危机 要从重建信任开始
- 2006-07-18百度裁员事件拉上搜狐 裁员演变成官司?
- 2006-07-18搜狐卷入百度裁员门 梁冬:暂缓对搜狐动手
- 2006-07-12裁员:企业还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 2006-07-11英特尔:裁员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吗?
- 2006-07-11裁员启示:主动奉献 关心别人的需求
- 2006-07-10目睹职场裁员期间的怪现象
- 2006-07-19冷眼刨析百度“裁员门”
- 2006-07-02裁员应裁谁?老员工还是新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