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活力企业:喜欢百度的100个理由
2006/6/9 来源:中外管理
本刊记者 邓羊格
“有问题,百度下。”这句名言在天涯BBS上高居十大流行语第四位。2005年,“百度”正式由一个名词转变成了一个动词。
在中国,百度受人追捧,因为,它一夜间创造了8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300位百万富翁。
在美国,百度受人尊敬,因为,在美国,Google几乎就是搜索引擎行业中不可战胜的代名词。
到百度采访过程中,《中外管理》杂志记者多次被提醒:不要问有关百度员工财富的问题。显然,百度人更希望自己被尊敬,而不是艳羡。
百度的员工有活力吗?
被央视评为“2005年度最佳雇主”的百度现有员工1400多人,平均年龄27岁,有着充沛的体力和智力。而互联网行业又日新月异、变化万千、充满了机会和挑战,百度人的工作就是一个搜寻宝藏、创造奇迹的过程。
环境的确能使人产生变化,40多岁的百度人力资源总监鲁灵敏,虽然在百度被称为“老鲁”,但他却放弃了“老”者应该有的持重,和周围人谈起自己在百度的工作总是眉飞色舞。
原在联想汉普做咨询的鲁灵敏最初见百度COO时,是想看看是否有人力资源方面的咨询机会,不想却被百度人从上至下的激情而感染、为搜索行业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空间而眼前一亮,最后决定应聘百度已“搜索”很长时间的人力资源总监职位。
事实上,百度已聚拢了中国搜索引擎行业里90%的优秀人才。谁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百度走的是一条共同致富的路,百度所在行业具有无限的想像空间。但是,只有这两点,能持久凝聚人心吗?能让人始终保有激情吗?百度的回答是:不能。
目标导向vs.简单管理
“找×××吗?噢,你最好九点半以后再打,通常他会这个时间过来。”你电话百度找人,通常百度前台会这样告诉你。
“你是否希望由自己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你是否希望当自己想玩游戏或上BBS时,不必小心翼翼地躲开老板?你是否希望可以随时找公司的任何成员,包括总裁来讨论任何问题?”这是百度的招聘广告词。
百度是目标结果导向的考核文化,员工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百度不希望员工把时间耽误在路上,今天你......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06-05-25百度雅虎Google新三国演义
- 2006-01-19DCM40亿寻找中国下一个“百度”
- 2006-04-05VC执意多送钱 百度正式诞生
- 2006-01-29百度总裁李彦宏的创业故事
- 2006-01-16李彦宏:百度离破产只有3O天
- 2006-03-22百度总裁李彦宏教你创业七招
- 2006-04-04李彦宏:众里寻她千百度
- 2006-05-30喜欢百度的100个理由
- 2006-05-08百度:人力资源管理“六字诀”
- 2006-05-07百度强化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六字诀”锻造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