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讯业的下一战如何打?
2003/8/1 作者:谭定雄
十年磨一剑。联通和移动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渐渐形成,移动的强大网络信号覆盖,联通的大众实惠价格,似乎谁要改变这种现状都显得乏力,这就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客户群。
结局似乎不会那么快写好。联通在2002年1月突然推出CDMA业务,在咨询公司的智慧援助下,意欲瓜分移动的高端客户。移动急急忙忙的在5月份推出GPRS业务来抗衡,想用增值的数据服务来弥补语言服务的不足,并大展宣传攻势,声称未来电信的发展是由GSM向3G发展。
甭管联通和移动如何急,可消费者心里非常清楚,CDMA除了话音清晰这一卖点外,绿色环保消费者还不买帐,预存话费送手机和集团用户的优惠话费倒是吸引了一大批人的眼光,靠这种大出血的方式,上海联通从2002年4月份开始的业务增长率明显高于移动。
移动的GPRS只是水来土淹的急招,至于光环四射的3G,恐怕笑的既不是移动、也不是联通。
倒是2000年下半月开始推出的短消息(SMS)服务----移动的“移动梦网”和联通的“联通在信”----让联通和移动都赚了不少,尤其是联通和移动在2002年5月1日的短信互通,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移动在2001年共发送159亿条(联通30亿条),2002年约750亿条(联通约150亿条),2003年春节7天的短消息市场就达60亿条(联通10亿条)。
由于联通CDMA销售策略的一定优势,移动的部分中高端用户开始脚踏两条船,同时拥有CDMA手机,但这绝不是顾客的长久之计,等他们享受完“优惠”之后,最终必将倒向一方,令联通和移动都颇有些神经紧张。
联通和移动这两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就如同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竞争,不分春夏秋冬、不分东南西北。但是,单靠补贴和低价是不够的,网络技术、营销战略和人性服务才是留客之道。尽管联通和移动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你来我往的频繁过招,但有一点是对方无法模仿的,那就是基于人性文化的服务核心竞争力建设。
电信运营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在微利时代,企业的竞争,除了产品......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02-04-01移动商务简化厦航常客管理
- 2003-02-28移动通讯公司网络营销平台的设计与管理
- 2000-11-01并驾齐驱移动电子商务
- 2001-06-08安全性:移动商务的又一道槛
- 2001-03-04统一智能服务平台:让移动商务化简为繁
- 2001-11-15CA移动电子商务全面解决方案
- 2001-05-23全球移动商务市场比较分析
- 2001-02-07移动商务面临两大挑战
- 2002-05-22五大技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
- 2000-11-01移动商务的切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