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的内部创业管理
2008/8/2 来源:商界评论 作者:汪红萍
如何在经济不景气中让“沉滞呆重”的组织恢复活力?把埋没在公司里的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发掘出来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松下的PSUF计划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既为立志于创业的松下员工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也为企业开拓更广泛的事业领域,为今后发展夯实基础,增添活力
23年前,美国学者吉福特?平肖详细考察了一批包括3M、杜邦、IBM、德州仪器、GE、施乐等大公司内部创业的实践,提出了“内部创新者”的概念。1990年后,美国很多大企业开始此方面的尝试。不久,日本松下、富士通,中国台湾的宏,也开始了推行内部创业。2000年以后,中国大陆以华为公司为首的一批企业也加入到这方面的实践。
作为内部创新典范的松下电器公司无疑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和受益者。为了给企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松下从2000年底就开始建立起鼓励员工创业的支援和激励机制,公司为此设立了金额高达100亿日元的创业基金,专门用于培养创业人才,力图通过这一措施,既为立志于创业的松下员工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企业开拓更广泛的事业领域,为松下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增添活力。
创业基金培养“内部创新者”
“2000年底,当我听说松下用来支援员工创业的‘Panasonic Spin Up Fund’(PSUF:松下创业基金)已开始启动时,要不要申请,我还真犹豫了好一阵子。”依靠PSUF成功创业并已是“松下员工学习系统”社长的大山章博直率地吐露了当时的心情。在这之前,他在松下电器的人才开发公司任职,主要从事松下员工的内部进修工作。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断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企业和大学的电子学习系统市场将不断扩大。但原有的工作岗位局限于公司内部的服务性质,不能向外自由拓展。
正当大山先生想着“要是能够把自己多年累积的知识本领拿到市场上实现价值就好了”的时候,松下推出了PSUF实施制度。在松下的人才开发公司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不要冒险另外创建一个培训公司?大山先生犹豫了一段时间。促使他下决心冒险一试的是PSUF周到的员工创业支援制度。
支持:百亿基金提供长期呵护
确实,与其他公司类似的制度相比,松下为鼓励员工独立创业提供了十分优厚的条件。......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05-04-01创业管理的“八项注意”
- 2007-11-01井冈山创业与HR管理
- 2007-09-01饭店管理的创业经
- 2008-03-01关注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
- 2008-01-01创业投资:资金与管理的结合
- 2007-12-01给创业者的六条管理忠告
- 2007-11-01创业管理研究的起源及走向
- 2005-10-01创业的学问,是管理书上永远学不够的
- 2004-01-01创业成功的要素与危机管理
- 2007-10-01创业企业成长中的管理升级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