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雾中起跑
2012/2/15 作者:陈志平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式,赋予其较大的自营权,并未过多干预沃尔沃的日常运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吉利和沃尔沃将是两个完全独立运作的品牌。”沃尔沃被收购一年后,自身的造血机能已出现康复迹象。2010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达37.35万辆,较2009年增长11.6%,但仍远低于2007年销售高峰时的45.83万辆。其中,沃尔沃在其最大单一市场美国市场销售持续下滑,而中国市场成为沃尔沃全球五大市场中惟一显著增长的市场。
吉利为沃尔沃脱困开出的药有两剂,一是走高端奢华路线,二是沃尔沃国产化。沃尔沃的管理层认为,节能、小型化是世界汽车市场的大趋势,这与吉利高层坚持的沃尔沃大排量、大空间、与奔驰S级和宝马7系比肩的路线背道而驰。沃尔沃汽车国产化也遭遇较大阻力,一方面,沃尔沃认为在国内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使汽车品质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迅速国产化极可能将中国由沃尔沃汽车净进口市场转变为出口市场,最终导致沃尔沃不得不缩减其在欧洲生产基地的规模,向中国转移工作岗位。
而同时,吉利募集债券的举动,以及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引发了外界对于吉利是否有财力为沃尔沃持续输血的忧虑。同时沃尔沃在中国的三大生产基地尚在审批之中,进度缓慢。
吉利收购沃尔沃背后所引发的思考:
一.李书福雄心勃勃要在2015年将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提升至25万辆。相比,沃尔沃中国市场2010年3万辆的销售,2010年奥迪在华销售22.558万辆,同比增长43.5%,奔驰在华销售14.767万辆,增长115%,而宝马销售16.90万辆,增长87%。李书福要迅速放大沃尔沃的销量,势必对沃尔沃的价格体系提出挑战。未来的沃尔沃必将通过国产化来降低成本,通过价格的优势来提升销量;但这必然又对沃尔沃的品牌带来致命的伤害。这也是吉利公司无法完成对沃尔沃的整合,在经营理念上冰火难容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这是大势所趋;但当完成对国外企业收购的同时,在尊重被收购企业原有的经营理念的同时又将如何与本企业文化......点击查阅全文......↓
相关文章
- 2011-12-31诊断沃尔沃品牌定位
- 2011-06-24萨博不是沃尔沃 双庞不是李书福
- 2011-03-31沃尔沃中国“三重门”
- 2011-03-02从吉利沃尔沃落户大庆看李书福的经营智慧
- 2010-12-26李书福:沃尔沃百日维新
- 2010-12-11李书福的沃尔沃价格战
- 2010-11-24李书福翻盘沃尔沃
- 2010-11-17要销量还是要品牌:李书福与沃尔沃分歧破解
- 2010-11-16东风风神如何打造为中国的沃尔沃?
- 2010-11-10沃尔沃的品牌脱困之路